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获新进展,申昊科技轨交业务布局提速

admin 2024年04月09日 阅读数 64450

(原标题: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获新进展,申昊科技轨交业务布局提速)

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获新进展,申昊科技轨交业务布局提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8日下午,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 “揭榜挂帅”项目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中国西部创新港顺利召开。申昊科技作为首批参与项目的企业之一,在其承担的《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项目中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完成联调联试,即将在西安地铁10号线与2号线进行测试。

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获新进展,申昊科技轨交业务布局提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开信息显示,《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项目于2023年4月27日启动。今年4月2日,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成果审查和产品验收评审,标志着显著的阶段性进展。

作为首批参与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的企业,申昊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机器人装备制造的优势,助力轨道交通集团在工务、供电、车辆等领域提升智能化水平。通过应用机器人,实现运营维保少人化和无人化目的;运用机器人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提供决策支持,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智能化技术保障。

根据资料显示,工电隧综合巡检机器人是一套集合隧道、轨道、供电多项检测内容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具备十大检测功能,并可按照巡检频次及实际需求灵活组合装配,可用于解决目前轨道和供电检修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人工作业耗时费力、巡检结果精度不高、数据综合分析困难等问题。巡检机器人采用四人一机载人行驶模式,不仅可以探查钢轨表面损伤、限界入侵,更能够对钢轨内部核伤、刚性接触网几何参数、第三轨几何参数与伤损、隧道表观缺陷等多个项目进行联合检测,同时单个施工点平均巡检里程为45km,检修效率相比人工至少提升5倍,且机器人对采集的数据支持实时分析及后台综合分析。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2万公里,内地累计有55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超过1万公里,其中地铁超8000公里。随着轨道交通规模的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重点将由建设开发逐步转向建设开发与运营管理并重的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日趋复杂的轨交网络与激增的客流量,也使得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压力在无形中增长,尤其是随之而来的人身财产安全风险。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数字化方式在排除车辆运行潜在隐患,确保供电线路安全,降低维护成本及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运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申昊科技针对轨道交通行业多场景,探索出包括车辆专业的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工务专业的工电隧智能巡检机器人、供电专业的刚性接触网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智能机器人运维解决方案,以数字化巡检助力轨道交通安全运行。

申昊科技董事长陈如申指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了创新技术的应用实践,促进了科技创新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转化。未来,申昊科技将继续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加深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探索新技术和新模式,尤其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智慧海洋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为新质生产力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推荐阅读:

苏州稻香村及法定代表人周广军被“限高”

周口市人大代表曹家胜:加快推进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金融“春风”暖万家 兴业消金让美好生活可望而可即

Sora题材概念股强势拉升 万兴科技当虹科技等关注度居前列

AI PC生态持续进化,龙头厂商引领释放全新价值

传音控股2023年净利润翻倍 产品升级深化全球布局

专精特新“广东造” | 华大北斗:从“芯”出发 挺起产业“脊梁”

元梦之星登上央视元宵晚会,新型数字产品成为文化新容器

克来机电“12连板”:社保、明星基金重仓 过度炒作风险隐现

消失的Biotech:破产、关闭、退市,中国本土创新药企下半场如何翻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