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集团旗下湊湊火锅首次联名国际IP米菲 目标是带动门店客流提升25%
5月12日,有着“连锁火锅第一股”之称的呷哺集团宣布,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与国际知名IP米菲(MIFFY)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联名合作。此次合作是湊湊首次尝试国际IP全维度合作,旨在通过打造沉浸式的"米菲王国"主题体验,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特色与价值的感知。据了解,本次活动湊湊将在全国门店推出联名套餐、周边产品,并设置主题门店。
对此,湊湊品牌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名活动的核心目标并非单纯追求销售增长,而是希望通过与米菲IP的融合,进一步强化品牌特色。在业绩层面,公司期望活动期间营收较平日实现倍数级增长,假日翻台率目标为6次以上,同时带动门店客流提升25%。
活动现场,呷哺集团副总裁张艳梅接受了包括证券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她表示,联名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即时转化,更在于为消费者注入新鲜内容,增强用户黏性,这才是公司做IP联名的核心价值。作为“火锅+茶憩”复合业态的餐饮品牌,湊湊始终以“欢聚社交”为核心场景价值。公司观察到消费需求正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在深耕多人聚会场景的同时,近年来公司也在着力拓展轻社交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谈及公司未来IP联名计划,张艳梅透露,本次合作是湊湊IP联名战略的起点,目前已有2—3个储备IP正在评估中。“未来计划定期推出联名活动,给不同圈层的消费者提供他们喜欢的IP形象。同时,集团将加大数字化营销投入,通过组织架构升级与专业团队引入,强化线上渠道的精准触达能力。此外,我们计划以现有4000万会员为基础,持续提升品牌渗透率。呷哺集团2024年会员消费频次同比提升1.4倍至3.33次。”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布局在连锁餐饮的经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此,张艳梅表示,早在2003年呷哺集团便在内蒙古设立上游供应链,旗下锡林郭勒盟伊顺清真肉类有限责任公司日屠宰加工量可达4000只羊,年产量可达1.5万吨。2024年,集团通过数智化进行成本优化,原材料成本占收入比例从37.4%降至35.2%。在保证食材优质的同时,去年集团也通过数智化进行成本优化,2024年原材料成本占收入比例从37.4%降至35.2%。
从最新业绩看,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呷哺呷哺和湊湊两大品牌整体营收和客流指标表现亮眼。
张艳梅表示,今年以来,在政策和集团策略的引导下,集团业绩处于稳步恢复中。比如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呷哺集团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呷哺呷哺整体营收同比大增18.85%,北京核心商圈门店增长超31%,新开定慧里店单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旗下品牌湊湊火锅同步发力,日均营业额达到平日周末水平,单日业绩约为非假期的3倍,显示出假日消费的强劲动力。
在餐饮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呷哺集团门店也迎来稳健扩张。张艳梅表示,截至4月底,呷哺呷哺已完成24家新店布局及11家餐厅升级改造。湊湊今年已经签约的新开、重装门店有6家,于今年7月后陆续开业,正在洽谈中的优质商业体项目门店超过10家。未来呷哺集团开店策略将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聚焦核心商圈优质点位。
此前的3月27日,呷哺集团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下滑19.7%。其中呷哺呷哺收入26.29亿元,湊湊年度收入19.48亿元,累积会员总数约4200万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呷哺集团旗下餐厅总数为957间,其中呷哺呷哺餐厅有760间,湊湊餐厅有197间。
2025年开店计划方面,呷哺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呷哺呷哺品牌将深耕北京、河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区域,通过优质产品和经典套餐打造高性价比小火锅形象。集团规划呷哺呷哺品牌在2025年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翻座率至少为3倍。争取在顶级项目如大型娱乐主题乐园、机场、火车站等客流密集点位开出更多高利润新餐厅。2025年,湊湊将采取谨慎的开店策略,仅会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开店。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