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并购趋势:探索行业整合与创新发展新路径
2023年,医药工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技术创新、国际化、先进制造等方向稳步推进,取得新的突破,但受新冠疫情防控相关产品销售减少等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出现下滑。展望2024年,医药工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急需克服困难重回稳定增长的轨道。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开放合作,重组整合,对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积极作用。尤其2024年来,并购市场政策暖风频吹,多措并举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随着监管层持续优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机制,高质量的产业并购持续涌现,中小规模并购步伐加快,产业并购成为主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行业整体增速下滑,医药企业并购重组不活跃
事实上,深究2023年医药工业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其实是上年新冠疫情防控产品销售导致的统计基数较高。如果和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和19.4%,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1%和4.5%,基本处于合理水平。
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非疫情相关的因素,如产品降价、医药出口放缓等,将持续影响今后一段时期行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分化更为严重。多数企业仍保持了稳健经营,从上市公司2023年三季报来看,超过六成的医药工业企业在前三季度保持增长。但同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在增多。据统计,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占到24.7%,同比增长14.7%,亏损额同比增长15.6%。其中,国内企业创新药表现较为突出,销售总体保持了良好增长。恒瑞医药、正大天晴、齐鲁制药、先声药业等仿创结合的大型企业新药管线日益丰富,创新药销售占比提高,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新药单品增多。
此外,2023年我国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创近五年新高,批准上市的产品数量较上年大幅增长,化学仿制药品种数量大幅增长。据《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全年共批准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原研药品62个品种(不含新增适应证),化学药首仿品种246个,以及一批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可更好满足临床需求,提高药品供应保障水平。
尽管药品生产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但2023年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均处于低谷,我国受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和医药政策调整等影响,医药投融资环境不断收紧。全年医药二级市场表现低迷,上市公司估值水平下行。
在上述背景下,很多研发型生物技术公司面临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需要通过降薪裁员、压缩在研项目维持运营,对医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此外,2023年国内企业并购重组仍不活跃,交易数量少、规模小。从并购类型来看,多数并购交易为企业集团通过并购子公司、参股股东等实现资源优化,少量并购交易为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从并购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是目前企业并购的主力。
2024年国内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从宏观形势看,国际环境充满变局,我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医药工业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是近年来投资“过热”积累形成的很多矛盾需要化解,包括价值虚高的资产、过剩的产能,要避免一些领域迅速转向“过冷”,乃至出现中小企业停业裁员潮。二是全产业链激烈竞争和内卷,加之集采不断扩面,DRG/DIP政策扩大实施范围,各类产品价格走势仍不容乐观。三是国际市场上,一些国家策动药品供应链“去中国化”,着力对中国生产的原料药进行替代,其影响日益显现。四是在国家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投融资环境短期内仍不乐观,全行业投入水平面临下滑。
尽管如此,我国医药工业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一是医药市场预期可实现稳定增长,诊疗活动常态化、医保目录扩容、门诊统筹共济和处方流转、药品“双通道”政策、互联网医疗等将释放更多的市场潜力。二是国家持续出台稳经济增长政策,扩大内需,打造新质生产力,预期将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创新药发展、生物制造等方面出台更多鼓励政策,在金融信贷、投融资等方面投放更多资源。三是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形成内生增长动力,近年来新上市的创新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GLP-1”等新热点创造新的需求,供应链国产化步伐加快,均有利于医药工业增长。
在此背景下,全行业企业需要洞悉形势,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苦练内功,开放合作,重组整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预计2024年医药工业能够恢复到稳定增长的轨道上来,达到新冠疫情前的增速水平。
政策保驾护航,并购市场持续升温
2023年下半年以来,IPO明显收紧,全年293家企业终止上市申请。而医药企业IPO遇冷,在2023年显得尤为明显,特别是针对科创板第五套申报,自2023年4月以来,对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的科创板IPO申报,成为“过去式”。2023年在A股(含北交所)、港股、美股共有33家医药工业企业实现IPO,总计募集资金超296亿元,较上年明显缩减。一级市场投融资更是萎缩严重,据统计,2023年一级市场药品相关的投融资事件(不含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共307起,融资总金额422亿元,相比2022年分别下降25%和32%,项目估值下调,投资人观望情绪浓。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3年以来,证监会持续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以期激发市场活力。进入2024年,为了继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稳定市场环境,证监会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坚持依法治市,远近结合、系统思维、标本兼治,推动高质量资本市场发展完善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的举措。这意味着IPO预期节奏仍不会变快,短期内准上市公司的IPO计划将会不同程度的放缓。特别是今年两会之后,3月15日,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以来,导致不少准IPO企业放弃直接IPO路径,寻求行业并购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医药行业不同赛道下的产业并购。
业内人士认为,和新上市一家企业有明显不同,企业之间的合并,使“被并购企业”实现融资目的的同时,还能直接提升作为优质上市公司“并购企业”的资产质量、业务叠加、规模效益、投资价值及抗风险能力。
展望2024年,业内人士表示,基于阶段性收紧IPO的背景,加上政策的加持,预期今年并购市场将会呈现更为活跃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收紧IPO政策将使得一部分原本计划通过上市融资的企业转向并购市场寻求资金支持或战略合作。这种转变将为并购市场带来更多的交易机会和参与者,推动市场整体活跃度的提升。
产业并购成为主流,标志性案例频现
在政策保驾护航下,并购市场持续升温。据统计,截至4月8日,年内已有超80家公司更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情况,远超去年同期。从并购方向来看,以横向整合、行业整合、多元化战略等为目的进行产业扩张整合成为主流。
分析人士认为,产业并购,从本质上看,是核心企业在上下游和同行业产业链角度的延伸,这是符合公司价值成长逻辑的。新经济时代的并购,以链主角色来整合产业链的并购,或者是同行业之间补短板型的并购,即基于产业逻辑的并购才是主流。
医药行业最近两年甚至出现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像华润三九并购昆药集团、迈瑞医疗并购惠泰医疗,分别是中药、医疗器械领域典型的产业并购事件。当然,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的案例更多,而且除了中药、医疗器械领域,医药行业并购事件发生最多的当属创新药领域,因为创新药的景气度更高。创新药企业往往有着较高的未来预期(产品管线),企业也就更加依赖预期和成长性进行估值。
以一家贵州典型的中药专业市场的上市公司为例,2024年3月8日,新天药业(002873)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88 名上海汇伦医药股东合计持有85.12%的股权,实现对汇伦医药的控制,主营业务从中药覆盖到小分子化药领域的合并、扩张,实现“中药+化药”的双轨驱动。
据了解,注册在上海的汇伦医药,在小分子化学药领域深耕近20年,长期注重化学药研发,拥有优秀的产品研发与创新优势。汇伦医药是国内具备强大基础研发体系、研发能力、高素质研发团队的生物医药研发型公司,系国内生物医药行业中医药研发能力列为第一梯队的公司。2024年3月2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官方媒体《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上,上海汇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荣膺2023年度“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之“十大医药创新企业”。
汇伦医药官网显示,截至目前,汇伦医药已有12个品种获批上市,化药版块主要涉及免疫炎症、重症、男科、妇科、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基于差异化竞争策略,始终坚持从临床价值出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改良型新药和高端仿制药为根基,以创新药为方向,通过“以仿促创”“仿创结合”的战略,正在实现高速增长的持续发展周期。多年来聚焦和专注于免疫与炎症领域研发,立项紧贴临床需求,也与全球免疫炎症领域研发趋势一致。同时关注男性、女性大健康,深度布局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前列腺疾病”等男科全产品方阵,女性子宫健康的多产品管线。
据新天药业披露的“预案”信息:汇伦医药2023年预计实现主营收入达到9.9亿元,已具备充足自主现金流,并在过去几年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基础上,依然实现盈利超过3000万元,首次实现当年盈利规模。且分别同比增长了141.06%、111.74%。
据公开信息显示,新天药业从事现代中药制药近三十年,始终秉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关注女性、男性健康需求。目前重点产品包括和颜®坤泰胶囊、坤立舒®苦参凝胶、宁泌泰®宁泌泰胶囊、即瑞®夏枯草口服液等,均为国内独家品种和国家医保目录品种。自2020年来,新天药业不断投资或增资汇伦医药,累计投资总额达3.2亿元,目前持有汇伦医药的股权比例14.88%。
在国内72家中药上市公司里,新天药业属于较为“个性化”的现代中药企业,其“个性化”就在于:多年积累、具备深厚的“现代中药”创新理念,其全部上市品种均为“独家”。中药临床研究均以“化药”对标,只做高临床价值的现代中药,公司长期坚守中药创新研发和稳固“现代中药”制药逻辑根基,并作为医药企业长期发展的持续推动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新天药业的“现代中药”产品,不同于龙头中药企业侧重布局呼吸系统用药和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新天药业差异化布局妇科和泌尿系统用药,也算得上一家小而美公司。
根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数据,新天药业在妇科中成药厂家排名第一,其中核心独家产品,坤泰胶囊位列妇科中成药品牌TOP3,是唯一改善卵巢功能中成药。此外,新天药业还有独家产品苦参凝胶、宁泌泰胶囊、夏枯草口服液等均是销售过亿的中药品,其中宁泌泰胶囊是全面镇痛、直击尿频的药物,苦参凝胶是唯一三步恢复微生态平衡的高纯度植物凝胶,夏枯草口服液则是散结消肿的优选药。
新天药业主营产品长期保持了独家竞争优势,这是公司能够维持较高毛利率的根本砝码。截至2023年三季报,新天药业毛利率达到77.13%,在中药排第五名,比东阿阿胶、江中药业毛利率还高。毛利率长期居高,这是公司在创新研发能力的专注聚焦与细分领域供应链长期积累的结果。
总的来说,新天药业原有中药主业具有多款优势独家产品,目前研发创新力也在增强,而本次计划并购的这家化药创新企业--汇伦医药,据了解,汇伦医药最近几年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其中创新药研发投入占比逐年提高。这是医药企业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保持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天药业作为“现代中药”企业的制药“基因”,与汇伦医药坚实的创新研发能力与体系,具有高度的“基因”融合。
本次并购“预案”提及,本次交易完成后,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上市公司增强技术水平、提升产业化能力、丰富产品品类乃至拓展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上市公司可吸收并叠加汇伦医药先进的化学药物研发管理体系与新药开发经验, 提升上市公司研发能力,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上市公司作为综合性医药公司的医药研发创新实力、长期内生增长力与发展力。
这样的行业并购,与上市公司的高“临床价值”制药理念也完全契合,这将在极大程度上弥补纯中药企业难以突破的产品研发与创新的短板,将更加突出公司未来作为一家“研发+创新”的综合医药企业的行业及市场特色与优势,增强自身的内生增长力与发展力。
新天药业目前正处在本次并购重组的初期,后续还有很多不确定事项,但随着并购事项的一步步推进,一旦本次并购重组完成,新天药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这种行业资源的整合,叠加医药产业规模的升级,将给新天药业的未来带来巨大的价值效应。而这样的上市公司并购,更与国家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高度吻合,与我国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公司重组,实现提质增效、做优做强的政策导向高度吻合。(CIS)
校对:彭其华
推荐阅读:
踩雷“私募跑路”,1.2亿理财仅收回437万!下周解禁规模不足300亿元,4股解禁比例超五成
浙江GDP首次跃上8万亿元 计划2024年新增上市公司50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