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出炉, 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径
在县域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客观有效评价县域金融生态状况?2月29日,在由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下称“金服会”)与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会议上,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临平指数)”提供了重要评价工具。
在本次“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专题研讨会”上发布的这一指数,从金融生态主体成长性、生态服务普惠性、生态基础稳定性等五个方面测度了县域金融生态的综合发展水平,率先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健康程度评价体系,为县域综合金融生态优化提供了方向指引。
金服会主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表示,“临平指数”既是从金融看社会,也是从社会看金融,充分体现了金融的社会价值功能性,是县域综合金融生态优化的导航仪、指南针。未来,将共同探索“临平指数”的复制应用和迭代升级,指数的测度也将向更大的范围推广,希望“临平指数”能够逐步加快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观当下 科学评价县域金融生态
县域金融生态是我国整体金融生态的基础单元,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指引县域金融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生态建设,将有助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并能有效破解当前县域治理中的一些重点难题。
近年来,金服会联合杭州市临平区,积极试点创建“临平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立足于县域需求,聚合各种力量来共同探索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整套打法举措工具。其中受金服会委托,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构建并发布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临平指数),为县域综合金融生态质量提供了评价标准,是区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的理论总结和升华。
据了解,“临平指数”包括金融生态主体成长性、生态服务普惠性、生态基础稳定性、生态模式创新性和生态关系可持续性这5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生态主体规模、实体经济稳定性等12个二级指标,以及区域公益金融融资总额、产业增加值能耗效率等37个三级指标。在确定指数的指标体系后,根据数量型指数的编制方法,分步骤进行计算,最终得出不同报告期相应的指数值,全面精确测度县域金融生态的综合发展水平。
专家组首次以临平区为样板,测度了相应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根据指数的总体测度结果来看,过去两年以来,临平金融生态实现了各类主体的不断壮大、金融服务深度的不断拓展、生态基础的不断完善、生态模式的创新提升和生态关系的持续改进,临平综合金融生态指数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02.1上升到2023年第三季度的112.8。作为浙江经济强省中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临平在综合金融生态的各个方面展现了良好的韧性和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蒋岳祥指出,指数通过对当地金融生态的客观量化评价,能够为政府、监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区域经济金融政策的规划、制定和评价。“临平指数”基于金融生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视角,跳出金融看金融,可以说是国内金融业不断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见未来 提示县域金融生态关注点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改进和提升的基础。“临平指数”发布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义中表示,结合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体系分析,今后一段时间,以临平区为代表的浙江省内区县在金融生态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要不断增强金融生态的活力和韧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其次,要树立金融向善的生态发展理念,不断完善金融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再者,要统筹好防风险和促发展之间的平衡,以金融力量持续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作为临平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指数不仅是一种评价手段,也是对未来区域综合金融优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指引,能够为金融业不断发展,走向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提供重要的助力。”蒋岳祥认为。
与会专家表示,这次在临平区的试点测度体现指数模型充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比性,未来可以借助浙江省数字化发展的优势,将指数的测度逐步向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为各个地方政府充分了解当地金融生态的综合发展状况提供直观、量化的重要工具抓手。
据悉,下一步,“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的编制工作将进一步吸收与会各方意见建议,保持迭代更新,不断扩大测算范围,争取形成对各个区县建设“金融生态优质区”的评价和指导,更好地为县域综合金融生态的优化起到定向作用,为助力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贡献“浙江经验”。
推荐阅读:
控股股东减持公司股票未及时披露,华达科技及有关责任人遭监管警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