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圣科技在CIBF2025展会发布超高比能固态电池产品

admin 2025年05月19日 阅读数 62913

  5月15日,在CIBF2025展会期间,聚圣科技发布超高比能原位固态一体化软包电池——聚圣•固能1号,在电芯层级实现高安全、高比能、高倍率、长寿命、宽温域和低成本这六个维度的突破。

图为聚圣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韦伟峰

  聚圣•固能1号电芯六维突破

聚圣科技在CIBF2025展会发布超高比能固态电池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聚圣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韦伟峰介绍,聚圣•固能1号电芯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循环寿命超1000次,支持4C快充、-40~100℃环境下正常工作,并通过5mm针刺试验,且实现低成本。

聚圣科技在CIBF2025展会发布超高比能固态电池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聚圣•固能1号单体电芯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系统能量密度可达320Wh/kg,这意味着在相同的重量下,该款电芯能够存储更多的电量,可以为航空器提供更强劲的续航能力。

  循环寿命方面,韦伟峰表示,该款电芯超1000次的循环寿命,不仅降低了航空器更换电池的频率和成本,同时提高了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快充能力是先进电池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款电芯支持4C快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为航空器补能,大幅节省充电时间,提高航空器运营效率。

  工作温域方面,韦伟峰指出,该款电池能够在-40~100℃的超宽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可以有效缓解电池在极端温度下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的痛点。

  安全性一直是电池技术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聚圣•固能1号通过了5mm针刺试验,意味着该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满足行业高标准要求。

  聚圣•固能1号通过其一系列自研的材料技术,不断缩小固态电池与目前液态锂电池的成本差距,这也为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提供了关键突破口,技术代际更替的窗口正在被加速打开。

  聚圣•固能1号电芯高性能背后技术揭秘

  聚圣•固能1号电芯高性能的表现离不开创新的一系列先进技术。据了解,原位固态化电解质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包括高交联互穿型聚合物骨架技术,并结合其独特的界面设计,可以增强电解质的结构稳定性,电压稳定窗口提升至>5V;同时使离子电导率>5mS/cm,大幅提高电池内部的离子传输效率,进而提升电池的整体电化学性能。

  第二个技术亮点是高倍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韦伟峰介绍,这一技术可以使正极克容量>260mAh/g,压实密度可达3.3g/cm3,倍率性能最高达到10C。

  同时,高容量预锂化硅负极材料技术可以使负极克容量>1800mAh/g,且体积膨胀减少30%。

  硅基负极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克容量,但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较大的体积膨胀,而导致材料结构被破坏,进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韦伟峰指出,聚圣•固能1号电芯的负极创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也使新型硅基负极材料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固态电池的生产中。

  聚圣科技固态电池产业化布局

  韦伟峰表示,聚圣•固能1号的目标市场主要是低空经济领域的电动航空市场,充分发挥其高安全、高比能、高倍率、长寿命、宽温域和低成本的优势。

  针对业务整体布局,韦伟峰表示,聚圣科技已规划航空动力、大动力(乘用车用动力电池)和小动力(机器人、两轮车用动力电池)三大业务板块。

  对于固态电池在不同应用市场的前景,韦伟峰指出,超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离子电池目前不太可能应用于电动两轮车市场,因为该市场对价格比较敏感,固态电池尚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在高安全、长续航的市场需求驱动下,未来亦有应用可能。

  随着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对安全性、能量密度的更高追求,固态电池未来在乘用车市场有望进一步提高渗透率。其中,凭借低成本优势,韦伟峰认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市场发展空间具有潜力,这也是聚圣科技持续迭代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主要原因之一。

  韦伟峰介绍,聚圣科技固态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质,通过采买部分基础材料,再进行自行改造、加工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电池主材的制造成本,而且将核心材料创新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聚圣科技原位固态一体化软包电池产品所采用的“聚圣固能技术”,专利达81项。

  固态电池迭代规划方面,韦伟峰表示,聚圣科技坚持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模式。聚圣科技第一代固态电池已于2025年开始量产交付,这次发布的400Wh/kg固能1号将于2026年批量生产销售,下一代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也在研发中,瞄准双500指标(500Wh/kg能量密度和500周循环寿命)。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世纯】

推荐阅读:

新华调查丨透视文旅持续“沸腾”:“流量”如何变“留量”?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稳步提升

文旅新探|四川阆中:古城里的中国年

古建文脉丨绝技巧构“天人合一”诗意栖居

新华全媒+丨由“大”向“强” 从“有”向“好”——透视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新发展

财经观察|新财政预算案助香港精准发力应对挑战

我国发现首个深水深层亿吨级油田

秀我中国丨在麦积山石窟感悟跨越时空的“东方微笑”

2024,听世界用中文讲故事

保障生态功能 改善环境质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