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增长276.00%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原标题:德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增长276.00%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4月28日,德尔股份(300473.SZ)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15.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3.82万元,同比增长276.00%。报告期内,公司降本增效成果进一步显现,汽车零部件主业经营情况不断改善,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回暖。2025年,随着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德尔股份“汽车零部件+固态电池”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有望进入收获期。
各项费用改善显著 全球化布局降低经营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一季报各项财务数据来看,报告期内德尔股份费用管控取得了明显效果,一季度公司整体费用率为16.06%,同比下降4.35pcts,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0.49%、7.80%、27.73%。运营效率方面,一季度公司总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均出现明显提升,总资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283.10天、63.73天、56.50天,同比改善显著。
据悉,德尔股份全资子公司德国卡酷思在2024年投入了一次性资金进行生产布局的调整,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改善,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回暖。卡酷思主要生产和销售隔热、降噪和轻量化的产品,与欧洲、北美主要整车厂保持了超过20年的长期合作关系,国内外主要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雷诺、保时捷、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上汽、吉利、长城、奇瑞等。
卡酷思产研基地分布在北美、欧洲和国内等主流整车厂聚集地,全球化的产能布局为公司快速响应不同国家整车厂客户的需求提供了有效保障。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式,卡酷思完善的全球化布局有效提升了公司应对贸易政策风险的能力,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持续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
进入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持续取得产业突破,行业有望进入产业化加速期。据悉,德尔股份早在2018年便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开始进行固态电池前瞻性研发。日本德尔吸纳的专家团队具有工程、材料等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日本头部电池、整车企业的产学研综合背景实践经验,团队成员均拥有在知名电池公司从事消费类和汽车类锂离子电池的丰富经验。
日本德尔先后分别对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各种技术路线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从材料成本、制备工艺复杂度、电池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产业化可行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考量,最终决定优先采用成本更具竞争优势,更容易批量生产的氧化物电解质路线。
公开信息显示,德尔股份研发的氧化物电解质固态电池具有较好的电池性能,同时具有安全性高、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批量生产等特点,性能及成本均有较强的竞争力。2024年8月,德尔股份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动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应用;2025年1月,德尔股份上海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完成了首个样品试制。
在今年2月举行的日本东京国际二次电池与储能展览会上,德尔股份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达260Wh/kg,下一代目标突破400Wh/kg,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表示,后续公司研发团队将不断优化现有的技术路线,并积极探索新的材料体系。公司也将加大对上海样品试制线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设备和工艺,提高试制效率和样品质量,为中试及批量化生产打下技术基础。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推荐阅读:
安踏旗下Amer Sports(AS.US)上市在即 投资者担忧其过于依赖中国市场
券商研报密切关注Sora概念 看好万兴科技等AI应用落地标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