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学品及相关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admin 2025年04月25日 阅读数 56812

  由北京化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完成的“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日前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记者了解到,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李群生带领团队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开发了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此次鉴定会上,由舒兴田、屠海令、钱旭红、郑裕国、冯志海等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高端化学品及相关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鉴定意见,该项目在多个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例如,建立了精馏塔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学模型,研发了高效填料和导向复合塔板,填料分离效率提高了37.5%-50%,塔板分离效率达到75%-85%;发明了反应除杂技术,使四氯化硅产品纯度达到99.9999999%(9N级);开发了高效抗杂质渗入技术,使电子级氢氟酸单个金属离子杂质含量降至5ppt以下,突破G5标准要求……目前,项目团队已取得获授权的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项目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屡获突破,在产业化应用领域也收获累累硕果。项目成果已在多家企业获得广泛应用,并生产出百余种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据统计,近3年该项目技术应用还累计节约蒸汽116万吨、电耗47763万千瓦时,节能折合标煤20.8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1.8万吨。“这是因为项目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化工分离过程的能源消耗与环境负荷。”李群生说,内蒙古双欣高端醋酸乙烯生产应用该项目技术后,影响环境污染的醋酸甲酯等物质含量从0.04%-0.06%降低至150ppm以下,优于国际技术指标,同时回收大量醋酸甲酯,减轻了大气污染。

  李群生表示,项目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未来5年可望新增产值超300亿元,助力我国高端化学品自给率提升。项目还将通过技术标准国际化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国方案在全球化工行业应用。(李东周、杨扬)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推荐阅读:

财经聚焦|节后“降息” 金融发力稳开局

迟到40年的团圆

新华全媒+|数字技术“复活”约五千年前南佐聚落遗址

新华全媒+|《雷锋日记》里飞出的歌

跳出“最炫民族风” 内蒙古一小学将特色跳绳编入校本课

微纪录片丨一出好戏

星空有约|我国发现的这颗彗星有望成今年最亮彗星

财经·观察丨注销手机号我们应注意什么?

洋洋大观 | 从瑞士到北京,看中欧电动汽车“互粉记”

探访中国|与中华文明史“同龄”的黄帝陵古柏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