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下滑,债基仍为发行主力

admin 2024年04月03日 阅读数 55356

一季度,权益市场行情回暖,债券市场亦明显走强。不过新基金发行规模却小幅下滑。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共有292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2433.98亿元,平均发行规模8.34亿元。较去年同期2580.64亿元的发行规模小幅下滑5.68%;较去年四季度的3834.14 亿元环比下滑36.52%。

从发行结构来看,一季度债券型基仍为发行主力,合计发行份额1817.73亿份,占比达74.68%。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比分别为13.67%、8.76%。尽管绝对占比不大,但相较于去年四季度10.45%、6.22%的占比已经有小幅提升。

一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下滑,债基仍为发行主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发行量显著回升

一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下滑,债基仍为发行主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一季度整体新发基金小幅下滑,或与1、2月份股市整体低迷有关。

具体来看,1月份新基发行份额为360.97亿份,2月份合计发行份额为360.97亿份。1、2月合计发行量占一季度整体发行量的比例不足四成。

随着2下旬至3月整体市场行情的回暖,新发基金份额也出现大涨,3月份发行份额1507.63亿份,环比大增317.66%,占到一季度发行总份额的61.94%。

权益类产品认购热情仍较低

从产品发行数量上来看,权益类基金发行201只,债券型基金发行91只。但债券型基金却以31.16%的发行数量占到基金发行总份额的74.68%。

由此可见债券型基金的“强吸金”效应仍在持续,投资者对于权益类产品的认购热情仍低。

多只债券基金募集规模超50亿

从单只基金来看,一季度稳健型基金比较受欢迎。多只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超50亿份。

iFinD数据显示,共有14只基金发行份额超过50亿份,其中,国投瑞银启源利率债债券、易方达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浦银安盛普安利率债、国寿安保利率债三个月定开等多只基金规模超过78亿元,募集规模居于前列。

低风险偏好资金今年来对债券市场的关注度持续火热,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今年以来利率强势下行,债市的赚钱效应较好。且整体来看,长久期的债券表现比较亮眼,所以资金大量涌入。

后续权益基金的热情有望提升

进入4月,随着对后市预期的回温,多家公募机构和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复苏预期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修复,投资者信心提升,叠加A股估值吸引力等,预计权益类基金发行仍将有望进一步回暖。

新基金的发行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表现和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对产品未来收益的预判。

去年末,随着A股市场回暖,市场避险情绪降低,对债券型基金的偏好开始降低,投资者转而追求潜在投资回报率的提升,进而传递到权益基金发行市场,使权益类基金发行触底回暖。

对于后续市场行情,不少机构表示看好。

重阳投资表示,从市场结构看,A股市场在春节前经历了风险出清。当前阶段,市场对正面信息的弹性将大于对负面信息的弹性。从基本面来看,近期3月制造业PMI等多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好于预期,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基本面企稳将为二季度市场估值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在监管引导和市场正反馈下,上市公司更加重视通过分红及回购的方式回报股东,目前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派息率明显上升。

对于债券市场,平安基金指出,债市收益率向上的制约主要在于经济运行的高度、化债所需的低利率环境;收益率向下的约束主要在于中美利差、资金空转等因素。在两者制约下,债市的震荡市投资策略或优于趋势交易策略,接下来应更加注重组合配置,关注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推荐阅读:

2024部分计算机子行业仍有较强刚需属性 数字经济ETF(560800)大涨3%

“债牛”行情引发分红热潮!年初以来基金分红超200亿元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50ETF(159601)龙头优势明显

兴业基金邹慧:红利资产依然有比较好的配置基础

流动性宽松依旧,整体债市震荡回暖,鹏扬30年国债ETF(511090)涨0.31%

公募“出海”加速!

兴业基金:债市向好的中期趋势未变,中短债产品仍具配置价值

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广发基金杨冬团队给出了多策略的答案

景顺长城二季度固收策略:利率仍有下行空间,继续看好利率品种

重磅!迷你基金或迎“新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