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回暖下的金融科技答卷:四巨头一季度业绩向好
(原标题:消费回暖下的金融科技答卷:四巨头一季度业绩向好)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传递出积极信号,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为全年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开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消费市场正在稳步复苏,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消费回暖的背景下,四家主营消费信贷业务的中概股金融科技公司――小赢科技(纽交所:XYF)、信也科技(纽交所:FINV)、乐信(纳斯达克:LX)和奇富科技(纳斯达克:QFIN;港交所:3660),近期陆续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这组业绩数据不仅印证了消费金融在提振消费中的作用,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了信心,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消费回暖势头明显,市场预期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债务压力,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国内需求。这些政策初见成效,经济短期的困难得到纾解,整体经济已经企稳回升。
作为消费信贷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小赢科技、信也科技、乐信和奇富科技的一季度财报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四家公司均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增长,用户规模也持续扩大。
小赢科技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8亿元人民币,撮合和提供贷款总额为351.4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在贷余额为584.03亿元人民币。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偿还贷款中31-60天逾期的逾期率为1.25%。
小赢科技总裁李侃表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公司撮合和提供的贷款总额达到351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单季新高。他指出,这一业绩表现充分体现了公司在风险管理领域的持续优化成果。目前,公司正通过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关系、升级智能风控系统及大数据技术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在用户体验方面,平台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措施提升服务品质;同时持续加强系统稳定性建设,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信贷服务。
信也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7.38亿元人民币。在业务规模方面,当季促成交易总额达521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国内业务贡献491亿元,同比增长6.5%;国际业务首次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36%。期末在贷余额为741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国内业务在贷余额722亿元,同比增长12.8%。
信也科技持续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当季累计服务国内小微用户44.2万家,促成交易额近150亿元,同比增长15%,占国内交易总额的30%。国际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9.5%,占集团总营收的20.4%。
在股东回报方面,信也科技2024财年累计向股东派发股息7030万美元,其中包括董事会批准的第七次年度分红。公司首席财务官徐佳圆表示,这一举措体现了集团对业务发展前景和股东回报的坚定信心。
乐信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营业利润(Non-GAAP EBIT)达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4.7%,环比增长25.3%。本季度利润表现创下近13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展现出公司在复杂宏观经济环境下的经营韧性。
在资产质量方面,乐信取得显著改善:新增资产早期风险指标FPD7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整体资产入催率环比下降11%,90天以上不良率环比下降9%,新增与存量资产质量同步提升。财务表现持续优化,当季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在贷余额)环比提升21%,实现连续四个季度显著增长。资金成本延续下行趋势,环比降低2.3%,已保持连续七个季度的持续下降态势。
奇富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净收入总额4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4%;营业利润达19.95亿元,同比增长46.23%;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幅达54.86%,核心财务指标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在用户规模方面,平台连接消费者人数突破2.41亿,同比增长11.1%。授信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累计获批授信额度用户达5840万人,同比增长11.6%;成功提款借款人增至3550万人,同比增长13.8%。
业务规模方面表现强劲,奇富科技当季通过平台撮合及发起的贷款总量达888.83亿元,同比增长15.8%。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公司平台累计发起贷款2440.14万笔,显示出平台服务能力和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
这些数据表明,四家金融科技公司在一季度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不仅得益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回暖,也得益于四家公司自身在技术创新、风险控制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优化。
消费复苏仍需观察,持续增长可期
金融科技公司的业绩增长,一方面受益于消费市场的回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消费信贷在提振消费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消费信贷服务,金融科技公司帮助消费者实现了消费需求,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生意机会,从而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尽管一季度消费数据表现亮眼,但也要看到,消费复苏的持续性和力度仍存在不确定性。制约消费的深层次问题,如居民收入增长、财富效应释放、消费信心提升等,仍需进一步解决。未来,需要继续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及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把握消费市场的未来走向。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的研报认为,从会议表述来看,服务消费将成为后续消费刺激政策的重要抓手。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时提出“扩大服务消费”,而本次会议的表述为“大力发展服务消费”,这一措辞变化,彰显出决策层对服务消费提振经济作用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4月以来,中央也已发布多份服务消费相关政策文件,如4月7日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4月9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4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等,多领域支持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从消费结构演变和国际经贸形势来看,服务消费既是内需增长的重要潜力点,也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有力抓手,具备双重战略价值。
中信证券研究研报显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消费总量增速阶梯式回落、消费率低位运行、服务消费潜力有待释放、优质消费供给不足等长期挑战与结构性矛盾。
一季度消费市场的回暖和金融科技公司的业绩向好,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信心。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家金融科技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信贷体验,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同时,行业也需要加强自律,合规经营,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消费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