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创新破局,立讯精密迈向发展新高度
(原标题:苹果创新破局,立讯精密迈向发展新高度)
2025年对苹果公司而言,是“守成”与“突破”交织的关键年。在iPhone收入占比仍超50%的背景下,这家科技巨头正通过AI技术重构手机体验,同时以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业务开辟新增长曲线。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标志着苹果从“硬件制造商”向“全场景智能服务商”的转型,更将深度激活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国内果链企业的技术升级与订单增长。作为苹果核心供应商的立讯精密(SZ.002475),凭借其在精密制造与模块化整合上的优势,有望成为本轮创新周期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苹果联手阿里合作AI,拉动订单扩容
2月11日,媒体披露,苹果将与阿里合作,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据悉,苹果AI会深度集成阿里通义大模型的多项功能,以重构照片搜索、文本重写等能力,提升在摄影、文本处理等场景上的体验。
随着手机厂商加快推出AI手机新品,AI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将提升。IDC称,预计2025年中国新一代AI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18亿台,同比增长59.8%, 整体市场占比达到40.7%。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市场AI手机渗透率达到17%,2025年更多中高端机型将配备更强大的端侧AI能力,推动全球市场渗透率达到32%,出货量接近四亿台。
华西证券表示,看好中国版AI上线后对于苹果销量的拉动,叠加iPhone后续新品在芯片、存储、散热、电池等方向的持续创新,包含立讯精密在内的果链核心供应商有望深度受益。
过去五年苹果与立讯精密之间的业务往来规模增长5倍,立讯在中国新增近10万个工作岗位,并扩建了9家工厂。目前,立讯团队在产品质量和自动化水平上与苹果深度合作,例如iPhone 16系列机型的生产。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表示,在AI技术的推动下,无论是终端产品总量增加带来的零件和系统级的增量,还是新规格、制程创新带来的变化增量,立讯都不会缺席。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立讯精密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131.43亿元至136.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至25%。
苹果机器人布局提速,拥抱智能家居赛道
2月13日,分析师郭明�Z发文表示,苹果正在为未来的智慧家庭生态研究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目前这些产品仍处于内部的概念验证(POC)阶段,Apple的机器人量产可能要等到2028年或更晚才会开始。
早在去年,PowerOn的报道称机器人团队在开发一个能够智能跟随用户的移动设备,而彭博社的报道也提到,苹果在研发一款带有类似iPad的屏幕和机械臂的机器人。在Siri的控制下,它可以在视频通话期间调整位置或响应语音命令,预计价格约1000美元。
依托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光、声、电、磁、热、射频”等底层技术,立讯精密具备复杂工艺制程和多技术融合能力,支撑机器人业务发展。早在2013年5月,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业务主要为机器人的生产与销售,涵盖用于各类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等产品。
2025年1月,立讯机器人西安未央研发制造基地已正式开工。该基地总投资额为6.7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分拣机器人整机2万台,并为跨境电商、医药、美妆等行业相关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50余组。
一方面立讯精密逐渐加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另一方面人型机器人领域立讯精密也早有布局,目前已经具备了研发制造以及落地的能力。立讯精密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进入人形机器人等相关新兴产业具备成熟的能力与商业基础。
尽管苹果机器人产品大规模量产仍需4年以上技术沉淀,但供应链已进入软硬件协同开发阶段。立讯精密提前布局,或将优先获得工艺know-how与设备调试经验,从而在2028年商业化窗口期占据产能与成本优势。考虑到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千亿美元,提前卡位的果链企业有望享受长期增长红利。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推荐阅读:
2月5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证监会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