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物讲故事·简牍丨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admin 2024年04月21日 阅读数 52694

  新华社武汉4月20日电 题: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新华社记者喻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000多年前的秦楚战场上,征战的士兵如何与家中联系?军中生活如何?两枚木牍所载的“中国最早家书”跨越地域与时空现世,将一段家国故事长久地留存与延续。

听文物讲故事·简牍丨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75年末,湖北省云梦县,这片“水天一色”的古云梦泽之地,睡虎地秦简问世,这是中国考古史首次发现的秦简。引人注目的是,睡虎地4号墓出土了两枚木牍,上有527个字。经考证,这两枚木牍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与“惊”写给家人的信,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被命名为《黑夫木牍》。

  云梦县博物馆陈列的《黑夫木牍》(复制品)局部。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信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问候之语,比如挂念自己的母亲以及新婚妻子等,思乡之情跃然于“纸”上。开篇读来,仿佛看到母亲读到儿子信件时的百感交集。

  《黑夫木牍》第一部分是向长兄“衷”与母亲问安,汇报自己正在淮阳打仗,并向家人报平安;第二部分说自己缺衣少钱,“急急急”,希望母亲寄衣寄钱,并让家中一定关注官府授予爵位的文书。此文也进一步说明,秦朝被征发的军人,所有衣物皆家中自备,军中的生活危急且艰苦。

  云梦县博物馆陈列的《黑夫木牍》(复制品)局部。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公元前223年,淮阳之战一触即发,秦国发动的统一战争已接近尾声,而楚国是秦国最为强大的对手。“黑夫”和“惊”的家书仿佛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唤起大秦雄风背后无数个普通士兵对于战事的未知,对于家和团圆的期盼。

  而作为社会底层出身的“衷”家三兄弟,其长兄在死后还能拥有独立的墓葬,或许正是“黑夫”和“惊”用战功换来的家族荣耀。两位征战的弟弟是否平安而归,后人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推测,长兄“衷”带着这两枚家书长眠,以另一种方式与兄弟团圆。

  在云梦县博物馆内,两枚木牍家书的复制品陈列在展柜中,“烽火家书”四字一下子将观众拉回到四方征讨、干戈不止的秦楚战场上。“《黑夫木牍》所载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为淮阳之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实依据,还延伸出许多秦国军事相关议题,如秦代士兵衣服的供给问题,以及当时的邮驿发展情况等。”云梦县博物馆馆长张宏奎说。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历史宏大广阔的地理画卷上,千万个体书写着生命的多彩轨迹,演变成国家制度与社会生活的深切互动。

  观众在云梦县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传世文献多为帝王将相、上层精英的记载,我们在看秦国历史的时候,常常把目光聚焦在统治阶层。而这份家书恰恰以平民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2000多年前的秦国,让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历史现实变为可能。”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孙闻博说,秦汉在实现一统、维护统一等方面的成就及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些功绩的取得,当时归之于皇帝及宗庙,其实背后也多有功臣勤吏的身影,更有千万民众的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推荐阅读:

追光丨一起来看专业人士的“热辣滚烫”!

新华全媒+|京津佛罗伦萨小镇:京津冀文旅消费“新地标”

中国石化加氢站数量全球第一

驻点笔记|不婚、晚婚、不生:台湾少子化困局难解

新华全媒+|从人形机器人大赛看人工智能发展新成果

雅迪以钠电科技构筑安全充电系统方案,开创行业新模式

星空有约|水星东大距、半影月食25日亮相

新华全媒+丨少浇一次水 多产一成粮 河北推进节水高产农业见闻

面蒿粑粑:春天里的山野味道

追光 | 有一群老外,因为体育爱上了中国新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