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藏家故事|桃花节里热情的“阿佳”

admin 2024年04月08日 阅读数 67356

春天里的藏家故事|桃花节里热情的“阿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拉萨4月6日电(记者魏冠宇、丁增尼达、邱星翔)西藏林芝桃花节是嘎拉村一年一度的盛事。村民们围着桃树、桃花忙碌着,有人为花间迷向的游客指路,有人穿梭花海为游客牵马。不过,还有一些村民不在桃花园里。

春天里的藏家故事|桃花节里热情的“阿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以后也会成为桃花园!”56岁的嘎拉村村民尼玛曲吉说。在嘎拉村外尼洋河的河滩上,她和村民们正在种桃树,挖坑、正苗、培土,累了就唱几句藏歌。听到记者叫了一声“阿佳”(藏语大姐之意),尼玛曲吉热情招手。

  尼玛曲吉在尼洋河的河滩上种桃树(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春天里的藏家故事|桃花节里热情的“阿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工后,尼玛曲吉摘下劳保手套,招呼记者到家里喝茶。

  “嘎拉村因为桃花节旅游出名。我们在河滩上多种桃树,以后就有更多桃花,让游客有更多地方玩。”尼玛曲吉说。这几天,她之前栽种的一些树苗已经开花。

  “村里给大家分成几组在桃花园里交替值班,我有时候负责捡垃圾,有时候收门票,有时候协助疏导交通。”

尼玛曲吉在嘎拉村桃花园里捡拾垃圾(4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尼玛曲吉回忆,有一年,一个与家人走散的少年游客敲开了尼玛曲吉的家门,请求留宿一晚。当年中秋节,尼玛曲吉收到了一封信,那位借宿少年在字里行间表达了深深的谢意,随信还有两盒月饼,以及他为尼玛曲吉拍摄的照片。

  还有一次,一位老年游客在桃花园里出现高原反应,尼玛曲吉把老人安顿到自己家,经过一夜休整,老人缓了过来。临走前,老人激动地拉着尼玛曲吉的手,说有机会要带孩子回来感谢她。

  桃花节已举办21届,尼玛曲吉在桃花园迎来送往,遇见不知多少国内外游客。“以前我不会说汉语,后来赏花游客多了,我的汉语也好了不少。”她说。

  如今,尼玛曲吉可以很顺畅地用汉语和游客交流,还会区分口音。“广东口音最明显,其次是四川,北京口音能听出一点点。我是西藏口音!”

   午休时,尼玛曲吉(右二)与村民在桃树下聊天(4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今年3月,嘎拉村集体收入分红,每家都不少于5万元。“旅游让我们村挣钱了,我也爱旅游,看看祖国的河山。”尼玛曲吉数着自己去过的地方,“北京两三次,上海、杭州、重庆、乌鲁木齐、大理、三亚,我都去过,都是好地方。”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

推荐阅读:

习近平: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秀我中国丨天水麻辣烫让甘肃文旅在这个春天“热辣滚烫”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最大风险是因不在中国而失去全球竞争力”——访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

秀我中国|12306还能买机票、汽车票和船票

《读者》插图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财经聚焦丨“以旧换新”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

大地“耕”新|秧苗住上“电梯房”

记者手记:云破代巴村

我国首个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点火成功

伊拉克小哥成中国美食网红:我是外国人 但我不是外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
标签列表